这是一个要补班的周六,我决定再享受一下自由身份的特殊待遇,在别人都忙着上班的一天,我给自己放假过双休的周末。
美美的睡到自然醒,无视日程表,不想工作的事,不想生活的柴米油盐。早餐后,给自己泡杯茶,随意刷着网页,看些喜欢的美文,让时间在这种闲适中慢慢流淌,曾经,自己就是这样特别享受独处的周末时光,好久好久不曾这样把自己窝在沙发里享受了。近几年的每个周六几乎都献给了徒步,每个周日也几乎都献给了洗刷打扫,周而复始的不嫌其烦。如今,抛开规律惯性的安排,重温一下曾经自认为很小资的情调,竟也别有一番滋味涌上心头。
下午给父母打了电话,一直想圆了他们去北京的愿望,现在我终于有时间了,但他们却又担心着我的失业不肯出行。无奈,我致电小妹一起当说客,一通聊天才知道现在去北京,各个景点都要预约。小妹去当说客的功夫,我抓紧时间攻略了一下,竟然比我想象的更严重,天安门广场,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国家博物馆等竟然都要提前一周预约,今天就算说服了父母也要至少一周后才能出行啊。片刻功夫,小妹回复终于说通了父母,我更加紧张的去各个小程序预约,一周之内的时间竟然全部约满,一周之后的时间又未到预约时间,我懵了,这还怎么出行,自己是多久不曾独自出行了,信息如此落后,连简单的北京之行都搞不定。
我想到预约票有可能被旅行社垄断了,这是经常有的事情,要不然怎么自己预约不上,报了旅行社就不成问题呢。情急之下,我决定找旅行社试一下,也打破了自己国内游绝不报团的暗自发誓。或许找旅行社还可以不必等一周后呢。
联系了两家旅行社,对比了一下价格和服务,迅速选定了其中一家,只是因为近一周的票都预约满了,也需要一周后出发,我心想,一周之后自己等放票的时候先预约一下,能约上就可以不必报团可以自由行了。可是想到几个景点的票万一预约的时间相隔较长,又不好安排,得到旅行社一定能预约到票的承诺后,决定交定金,发身份证信息,放手不管,一件盘桓心头很久的大事就这样干脆利落的敲定了,静等旅行社预订信息后,再订出行票就可以了。
收到每文信息的时候,我正在悠闲的考虑着晚餐应该吃些什么。她问我有没有谁的造价师证需要转注,有单位需要。这两天刚好听小艾说起自己证书找单位的事,于是转述了一下。没想到她刚刚确定了一家,已经开始办理手续。于是,又将信息转述给每文。本想再多聊几句彼此的现状,想想我的失业,听说她们也接连几个月没发过工资了,又觉得聊起来会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只好作罢。
每文和我是大学同学,又是老乡,大学里就走的格外近,刚毕业后的几年里,联系也比较频繁。只是后来联系逐渐变少,尤其是我背井离鲁来滇后,更少联系,一年甚至几年也没有几个信息电话往来,但遇到事情,还是一样亲切的互相帮忙。比如,她公司招人时,我推荐了一个外甥的媳妇茵茵过去。我有朋友的公司招人时,也会找她帮着推荐。有时工作上专业上遇到问题也会打个电话探讨一下。看看聊天记录,距上次联系已有两年多的光景了,虽然也偶尔从茵茵那里大概知道她工作上的一些信息,她应该也能从茵茵那里知道我的一些近况吧,只是没再深聊过彼此的现状。
每文毕业后就结婚了,是我们班结婚最早的一个,现在有个女儿应该上高中了。他们家一直没买房子也没买车,可能跟她老公的思想观念有关吧。现在想想,这也不失为一种聪明又简单的生活方式,没有贷款,没有压力和负担,照样生活的幸福而洒脱。从另一个同学那里得知她老公几年前就失业了,后来炒股票,做外汇,做的怎么样不得而知。每文是个脑袋比较灵活,性格又外向的人,刚毕业的几年工作并不太稳定,但私活也接了不少,收入应该也不算低。总觉得我毕业后不久就进了大型地产公司,多了些幸运在里面的,但近几年来滇后工作就不再稳定,失业也光临到我。而每文后来进到这家国企单位,算是比较稳定,做的也比较不错。只是比较忙,经常加班,真想不出她工作狂的样子。我常常想,我刚毕业的几年工作比较忙,经常加班,直到到了这边的几年工作不再稳定,加班也少了很多,整体也轻松了不少,而她刚好相反,职业生涯的前半段不太忙后半段却忙成这样。看来大家要付出的怎么都少不了,只是时间早晚的关系。
听茵茵说今年来她们公司的状况也越来越不好,尽管还是忙,工资却接连几个月都没发了,她们现在就靠着找些私活来维持收入。该悲哀吗?行业的灾难谁都难免被波及,她们的欠薪比起我的失业还算好吧。我们总觉得早晚会发的,只要还有工作,就算是比较幸运了。
这种状况下该聊些什么呀,互相鼓励打气?还是吐槽一下行业危机?或是多聊一下认识的其他人更糟的现状?用客观事实来为自己解脱,用更惨的对比来安慰自己似乎都是枉然,更别说谁还能说出互相打气的话。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