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集团内的会议室大厅里,张浩拿着处理过的星系图,向所有股东、高手们,展示大洋集团探索的信息。
经过特殊处理的星系图,那些卫星星系被简化成为一个个光点,看上去像是因为拍摄技术不过关而引起的噪点。
这种超远程望远镜技术以及相关的图片处理技术,暂时只有大洋集团能做,其中涉及到了复杂的科学技术以及相应的、全新的天文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当前修行并没有任何看得见的好处,反而要付出不少的代价。而科学研究这东西,一旦无法形成研究规模,就难以有所建树。所以,感兴趣的人不多。也许大家觉得,等大洋集团有结果了,‘借’过来用用就好。
因此,可以说这种远程星空观测技术,是大洋集团独有的。所以张浩才能去做手脚。
所以的所以,现场众多高手虽然对着外星空的图片表示了一定的兴趣,但也仅此而已。
在听说距离动辄就是百万光年的距离后,大家纷纷表示:张总你飘了,这么遥远的距离根本就不用考虑。
我们现在的飞船,哪怕是几大帝国生产的、仅次于战星的‘移民飞船’,其满载燃料的飞行距离,也不过是五万光年左右。想要继续前进需要补充燃料。
在星系内部,想要补充燃料很简单,找到气态行星就能补充。一般气态行星都拥有丰厚的氢气。
可是探索外星系空间,中间几乎看不到小的恒星系,连恒星都没有,就别说气态行星了。这些事情大家只稍作了解,就没有了兴趣。
张浩对于这些家伙的反应,也只能表示:好吧,我们讨论点别的事情吧。
说起来,得到这些外星系的图片后,张浩还当成了宝,却不想人家根本就没有兴趣。不过想想这样也好,这样大洋集团向外星系空间探索,就有了充分的自由。
其余的事情就多了,蓝星集团现正在进行的各种事情不要太多。通过丹药进行贸易战,都不过是附属的。
发展技术、工业、研究,才是核心的核心。星际高速的研究,基本上已经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但星际高速因为涉及到了亚空间,大家现在开始讨论的,是这个问题。总之,这些高手们精力太旺盛了,总有吵不完的架。
先说亚空间修行,此前大家已经用死囚试验过了,亚空间内确实可以修行,这里对法则的感悟,更加敏锐,对于还虚境界之上的修行者来说,偶尔在其中修行,有利于进步。
不过若长期依赖于这样的环境修行,会与现实世界的法则出现脱节。亚空间的法则比较容易触动,但也代表法则不够完备。
更多的经验还在摸索中。
至于说亚空间的安全问题,是否有生物等问题,大家暂时什么都没有发现。那里看上去和正常空间一样,除了……更黑暗更荒凉。
也许因为缺少恒星,那里的宇宙背景辐射温度更低,甚至比天妖世界的还要低。
总之就是,亚空间确定安全了,星际高速技术也彻底成熟,那么下一步星际高速的建设,就提上了议程。
随着贸易战的开启,大家对于星际高速及其价值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但此时大家才发现,竟然被明辉帝国捷足先登了——明辉帝国早就定下了两千套星际高速设备,准备形成1000条星际高速交通线,而这足以覆盖整个明辉帝国。
这几天大家就在争吵这个问题——两千套,太多了!明辉帝国啊,吃独食可不好,容易脱离群众。
此时作为明辉帝国代表的,是金仙蒋南峰;大罗金仙张英豪最近闭关了。
上一次因为张浩借着龙角说了三角、四面体,让张英豪有所顿悟,这一段时间完成准备后,张英豪闭关时间越来越多。所以明辉帝国现在的负责人,就是蒋南峰了。
蒋南峰心里苦,手握两千套星际高速设备的‘采购单’,面对群强环伺,却有点束手无策。
主要是这两千套设备还没有生产出来。就如张英豪所预料的那样,这些设备的生产不是那么容易的;就算技术成熟了,想要量产怎么也要五六年以后、甚至更久。
总之吧,设备还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说话就没那么硬气。要是现在这些设备都在自己手中了,转头就走人!
此时随着设备测试完成,科研人员以及工程建设人员也完成了相应的生产设计和工程期限预估:生产线需要两年时间,投产至少也要四年之后;而且初步量产的产量不会很高,十年后技术才能初步成熟。
而2000套设备的产量,估计是未来8年的全部产量。
蓝星集团的科研人员来自各方,不仅仅是为明辉帝国服务的。加上科研人员现在有点放飞自我了,说话也就越发直接了,都不带一点掩饰的。
所以在听完了张浩中间带来的小插曲后,大家又开始讨论星际高速设备的问题了。
张浩见了如此场面,也只能在旁边坐着,不开口。现在的问题,不是蓝星集团内部的问题了,而是七大帝国之间的问